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AI行业“印钞机”,来了?

前一晚睡前,他在抖音账号“鲤鱼与鱼Ai”发布了一则“动物跳水”主题的AI生成视频,让长颈鹿、猪、柯基依次在奥林匹克赛场完成了一套标准的跳水动作。

前一晚睡前,他在抖音账号“鲤鱼与鱼Ai”发布了一则“动物跳水”主题的AI生成视频,让长颈鹿、猪、柯基依次在奥林匹克赛场完成了一套标准的跳水动作。

“AI视频爆款的机会让我捡到了一次。”周鹏没料到会有这样的传播效果。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条视频让他在圈内有了名气,接到了更多商业订单。他现在承接的商单每单成本为一两千元,制作周期平均7—10天,若不计人工成本,回报率可达10倍。

此前,AI视频生成面临“烧钱没有意义”的质疑,仅一年多后,这条赛道摇身一变,成为AI行业的“印钞机”。

AI行业“印钞机”,来了?

AI制图

爆款视频背后

今年春节过后,周鹏开始兼职从事AI视频创作,在6月决定全职投入。

身为“超级创作者”,他需要熟悉所有AI视频生成平台的功能,日常花费大量时间测试,为每个镜头挑选最优生成模型。“不能盲信某个模型,各家厂商的模型能力往往交替领先。”

海螺02发布后,周鹏看到了“动物跳水”这一Agent模板,上传动物图片即可生成视频,他决定上手一试。为了让内容更加有趣,他又录制了体育解说配音,并用AI替换音色。这支时长18秒的视频制作耗时约2小时,迄今获得超6万点赞、21万转发。

接下来几天,全网的“流量捕手”迅速加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动物完成自由体操、花样滑冰、跳高等项目的视频。抖音话题“萌宠运动会”共有5.4亿次播放,超9000人投稿视频。周鹏也继续创作了举重、吊环两个新的动物运动模板。

有趣的是,萌宠统一了海内外网友的审美。海外最火的视频由Instagram博主“pablo.prompt”在6月20日制作发布,不同花色的猫依次完成了三周半的跳水动作。每只猫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和身形特征,有的神态慵懒、缓慢踱步,有的疾速起跑、轻盈跳跃。迄今,该视频获得超2.5亿次播放、996万次点赞。

展开全文

由于和海外创作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海螺02上线的前一天,盛静远就在工作群预测,“猫猫跳水”可能会火。她表示,创作者们都想实现这一提示词(prompt)效果,一直没有模型能特别理想地实现,大家都会积极尝试新模型。

“以前,AI生成视频可能更追求如何接近真实。现在,大家发现用AI搞抽象,生成有美感的虚构内容也很有意思,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作门类。”盛静远说。

类似的爆款视频还有毛绒地标、切玻璃水果等。“AI视频的复制门槛很低,能抓人眼球的始终是大家没见过的东西,还是依赖于各大平台频繁的模型更新。”周鹏感叹。

盛静远表示,在AI时代,用户留存的关键不在于烧钱投放,而是底层模型的技术领先性。平台的影响力也从不由爆点或模板驱动,而是在于模型能力能否解决某一类问题。

她解释,物理表现差一直是AI视频生成模型存在的普遍问题,海螺02对此进行针对性优化,实现了高难度、写实的物理动作效果。“在新模型的阶段性优势下,全球性传播主要依靠用户的口耳相传,相比于技术投入,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区别于海螺AI、可灵AI等主要服务于专业视频制作者的产品,爱诗科技在海外发行的PixVerse移动端应用面向更广泛的C端用户,在打造爆款视频方面有另一种思路。去年10月,PixVerse V3上线后,契合万圣节热点推出“毒液变身”特效模板,相关视频在全球社交媒体被播放超10亿次,其中有超百万名中国用户参与。

上述效果也依赖更好的模型、更快的生成速度。爱诗科技表示,PixVerse目前的生成速度在5—10s。复盘爆款的诞生,爱诗科技CEO王长虎表示,关键在于降低创作门槛,“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选择一个模板即可,不需要输入提示词,每个人都能做到”。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将生成视频的“抽卡”成功率提升至接近100%,才能让普通用户都玩起来,即便是首次体验也会愿意分享。

从玩具到生产力

今年4月,AI短剧导演杨铮发布了自己独立制作的悬疑类AI短剧《白咒》,他的作品在一项比赛中胜出,并被选中上线优酷平台,全6集,每集不到2分钟。

“当时,AI视频生成模型无法满足动作片的需要,很多打斗动作生成不出来。剧情片需要大量对口型,技术也并不成熟。”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三维特效是AI视频生成的优势,科幻和悬疑片与之更适配。

杨铮一个人揽下了全剧组的活,主要使用语言大模型Claude 3.7打磨剧本、海螺01生成画面,制作总耗时约25天,投入成本约1000元。他表示,成本均来自AI生成视频平台,以及其他配音、音乐和剪辑软件的包月会员费。

2个月后,杨铮已和某头部视频平台签约了漫画改编短剧的项目,也正推进古装类、出海类AI短剧的样片制作,并计划扩大工作室的规模。“对于AI短剧,行业都在试水阶段,来洽谈合作的多是初创企业或公司新成立的AIGC部门。听说有机会,大家都想找到入局点,但态度也很谨慎。”

模型能力竞速,将会支持越来越多像杨铮这样的创作者,也使各家模型厂商的商业化能力实现突破。

在6月7日的智源大会·多模态论坛上,字节跳动Seed图像&视频生成负责人黄伟林表示,效率、留存、收入是目前观察技术商业化进程的关键指标。

据他分享,过去一年,用户生成100张图的下载率从十几个百分点提升至60%以上;各类AI应用的30天用户留存数据从十几个百分点提升至40%左右。在AI视频生成赛道,头部产品的ARR(年化经常性收入)预计在今年达到1亿美元,明年可能增长至5亿—10亿美元。“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将是视频生成商业化的关键期。”他判断。

留在牌桌上的玩家深有体会。“新模型发布以来,海螺AI的用户留存、活跃度、付费率表现都很好。C端、B端在海内外的收入都实现量级增长。”盛静远说,目前,公司多模态模型的商业化能力都表现较好。其中,处于技术高速迭代期的视频模型“冲劲非常大”,模型在每阶段的技术领先性决定了收入增长。

爱诗科技的PixVerse平台目前在175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超6000万用户。爱诗科技表示,公司已在全球绝大部分主要市场都验证了产品逻辑。今年6月,国内版应用“拍我AI”正式推出,面向国内B端用户的开放平台也已同步上线。

谈及实现正向现金流,爱诗科技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关键还是在于抓住用户刚需,为“零门槛做出爆款视频”买单。“中国团队能率先跑通商业化,得益于过往互联网时代所积累下的视觉技术人才,团队也更懂短视频生态的痒点。”

AI视频的下游应用方向包括影视创作、商业广告、电商营销、城市文旅、动画教育、游戏娱乐等。如今,各行业都显示出更多变现机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把“玩具”变成生产力工具。

据国际调研机构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2024年,AI视频生成的全球规模约6.2亿美金,预计在2032年达到25.6亿美金,2025—2032年间的复合增速为20%。

“刀尖上求生存”

在AI时代,用户的忠诚度很低已成为行业共识。最近一年,海内外头部模型厂家的技术互相竞逐,交替领先,创作者也不断更新方法论。

周鹏对此很有感触。上半年,他更多使用可灵AI,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即梦AI,“在实测中,可灵AI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能输出1080p、30帧/秒的高清流畅视频,3D现实运动能力较强。即梦AI和生数科技旗下的Vidu AI在动画方面比较强”。他表示,海螺02现在补全了动作特效、物理反馈的能力,又成为他制片的主要平台。

据他评价,行业有几次“拉高天花板”的模型更新:去年12月,可灵AI 1.6上线;今年5月,即梦AI 3.0发布;6月,海螺02上线。

7月初,谷歌旗下的Veo3模型宣布更新,表示只需一张图即可生成音频+视频片段,角色一致性再提升。最近,用户的关注点迅速转向了Veo3擅长的科幻、奇异类视频。

当前,海内外团队的模型能力各具优势。据国际权威测评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的视频生成竞技榜单,最新结果显示,模型进入文生视频榜单的公司,其总部有7家在中国,6家在美国,1家在英国;模型进入图生视频榜单的公司,其总部有6家在中国,5家在美国,1家在以色列。字节跳动、MiniMax、快手、阿里巴巴、腾讯、阶跃星辰、智谱、智象未来等公司均在列。

“现在,获得高关注、好口碑的模型,都必须具有明显特色,或是能在某个领域做到第一,或是做到‘人无我有’。如果做一个中庸的模型,无论是在开源社区还是在商业化路径上,都很难显示优势。”盛静远坦言。

除了模型能力,产业规模还受到价格驱动。据国元证券研报,目前国内外主流模型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单秒价格在0.2—1元/秒,对比影视级制作的成本替代优势显著。

头部玩家也还在“卷”价格。6月,MiniMax推出NCR创新模型架构,使海螺02在模型参数量、训练参数量分别达到上一代产品3倍和4倍的前提下,仍然成本可控,且各个视频版本下的官方价格都低于同行。

全球竞争再趋白热化,玩家们想继续留在牌桌上,依然不容易。“AI是一场拉锯战,也是贴身肉搏,无论大小公司都要一分一分咬住机会,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也更容易判断公司是否走上快车道:在模型能力够强、使用人数和反馈足够多的正向飞轮下,公司能否越战越勇,加快发模型的节奏。”盛静远说。

在去年初,无论国内外,AI视频生成领域的声音还陷于“能否赶超Sora”的争议中,如今,市场已百花齐放。据全球顶级风投机构A16Z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全球100大AI消费者应用榜单,在网页端,海螺AI和可灵AI分别位居第12、第23名,Sora居第37名;在移动端,PixVerse居第52名。

王长虎对此颇有体会。“创业初期,大量投资人和行业专家都对我说,视频生成五年内没法落地。创业两年后依然留在牌桌上,我感到特别幸运。”

在当前节点,他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去年初“刀尖上求生存”的感觉。如何继续保持在第一梯队?如何持续融资和高效地花钱?如何加速商业化?如何应对大厂的竞争?如何应对开源生态?相似的挑战仍然摆在未来的道路上。

发于2025.7.21总第119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国产AI视频生成,飞速进化

记者:王诗涵(wangshihan@chinanews.com)

编辑:闵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qgzj.cn/3788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