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突发!两岸统一话音刚落,美国通过涉台法案,全力阻止大陆收台?

科尔比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此举是落实特朗普“恢复威慑并通过实力实现和平”的议程,包括“敦促盟友增加国防开支”。但日澳对此明确拒绝,日本防卫省表示“难以回答假设性问题,回应需依据宪法和具体情况”;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13日也强调“不讨论假设,是否派兵由当时政府决定”。日澳的拒绝并非没有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从不明确是否会“保卫台湾地区”。特朗普政府至今也未透露涉台行动方向,却要求盟友提前表态。

科尔比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此举是落实特朗普“恢复威慑并通过实力实现和平”的议程,包括“敦促盟友增加国防开支”。但日澳对此明确拒绝,日本防卫省表示“难以回答假设性问题,回应需依据宪法和具体情况”;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13日也强调“不讨论假设,是否派兵由当时政府决定”。日澳的拒绝并非没有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从不明确是否会“保卫台湾地区”。特朗普政府至今也未透露涉台行动方向,却要求盟友提前表态。

突发!两岸统一话音刚落,美国通过涉台法案,全力阻止大陆收台?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专家扎克·库珀直言:“不知道美国自身反应,就很难让盟友承诺具体行动。”更让日澳警惕的是科尔比的行事逻辑,他曾提出若台湾地区“保不住”,可炸毁岛上高新技术产业,这种把他人当棋子的思路,让盟友不得不担心成为“耗材”。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涉台法案有了新动向。白宫在2026年度国防拨款法案中提到“台湾地区安全援助倡议”,还希望国会将对台“援助”资金从5亿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众议院通过的草案中,有一条修正案规定美国国防部拨款不得用于制作、展示将台湾地区标注为中国领土的地图。这是2022年美国行政部门相关条文的延伸,如今把范围扩大到了国防部门。但所谓“援助”更像一场交易。有分析指出,这些资金最终会流向美国军工复合体,台湾地区能得到的可能只是过期装备。而且美国在“援助”之外,正用关税向台湾地区施压。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称谈判团队在为关税协议努力,希望8月1日前敲定;可赵少康爆料,美国已确定对台征收32%关税,与特朗普4月公布的税率一致。

突发!两岸统一话音刚落,美国通过涉台法案,全力阻止大陆收台?

展开全文

美国众议院(资料图)

面对质疑,台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以“谣传”回应,却不公布谈判细节,这种遮遮掩掩让民众疑虑更深。从现实影响看,美国的操作已开始冲击台湾地区经济。日本企业曾是台湾地区第三大外资来源,约3000家日企在台经营,涉及半导体、零售等多个领域。但受台海局势和美国政策影响,去年日企对台投资暴跌27%,仅4.52亿美元,远低于2022年17亿美元的峰值。一名日企高管坦言:“没有安全保障,我们对台湾地区投资兴趣大减。”美国官员也承认:“日本在台几乎没有新投资,这阻碍了当地发展。”

对于美国的施压,盟友们也渐生不满。除了日澳拒绝在台海问题上表态,在国防开支和关税问题上,美国与盟友的分歧也在扩大。特朗普要求日本购买更多美国武器并承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强迫澳大利亚将国防开支占比从GDP的2%提高到3.5%,遭到两国强烈反对。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称这等于“经济自杀”;日本首相石破茂批评其“强迫服从”逻辑不可接受。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分析,科尔比突然要求日澳表态,可能与其独断的行事风格有关,此前他就曾未告知总统便停止对乌军事援助。

突发!两岸统一话音刚落,美国通过涉台法案,全力阻止大陆收台?

特朗普(资料图)

这既反映美国国防外交团队内部关系待理顺,也可能是在释放放弃“战略模糊”的信号,但究竟是个人主张还是政府立场,还需观察。更重要的是,这种让盟友当“炮灰”的做法,会让他们质疑联盟可靠性,而美国在贸易关税问题上的表现,已让其信誉备受争议。中国外交部和台办多次就相关问题表态。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月回应“台湾地区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谬论时指出,这类言论会严重侵蚀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十分危险。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陈斌华在7月1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倚外谋独”,破坏台海稳定,必然影响外资对台信心。事实也证明,把希望寄托于外部势力,最终只会让台湾地区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当前台海局势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大陆手中,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美国及其盟友的小动作,改变不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共识,也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qgzj.cn/3805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