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国补“点火”,小米起飞 | 看财报

5月27日晚,小米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小米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继2024年Q4后再破千亿;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5%。

5月27日晚,小米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小米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继2024年Q4后再破千亿;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5%。

从各个细分业务来看,小米包括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含大家电)业务以及汽车三个核心业务均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 手机×AIoT的核心业务收入为92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大家电业务收入则是翻倍增长;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小米SU7系列单季交付达到75869辆,汽车业务综合毛利率达到23.2%。

虽然雷军此前称,过去一个多月,是他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但从一季度的各项关键指标来看,小米正在进入创立以来的最好时期。手机、家电、汽车,已经成为了小米的“三驾马车”,并且每匹马都跑得很快。

国补“点火”,小米手机重回中国第一

此次财报发布前,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已经显示,小米一季度的手机业务正在快速扩张。

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7090万部,同比增长5%。其中,前五大厂商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出货量分别为1330万台、1300万台、1060万台、1040万台和920万台,市场份额分别19%、18%、15%、15%和13%。

这是小米在时隔十年后,重回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的第一位置。此前,这一位置是由荣耀和华为多次占据。

而小米重回中国手机市场榜首位置的原因,市场分析认为主要系国家补贴政策。

根据商务部的规定,1月20日起,国内个人消费者购买单件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等三类数码产品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件补贴比例为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政策发布之后的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约40%,成为了国补政策之下的最大受益者。

有小米内部人士曾向作者表示,小米几乎是国内手机厂商中,对国补政策响应最快、行动最快的厂商。以直营为主的销售模式,让小米的铺货和价格调控节奏能够更快抢占国补的窗口期。

展开全文

此外,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报告称,国补政策之下,预计3000元-5000元价位段机型受益最大,在补贴刺激下,一部分原计划在2025年晚些时候购机的用户可能会选择提前换机。而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4000元–5000元价位段的手机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能够享受补贴的产品范围最大。

从一季度财报也可以看到,得益于3000元-5000元价位段的中高端机型的出货量增长,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也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每部1144.7元增加5.8%,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每部1210.6元。

小米在财报中称,主要是由于ASP较高的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增加所致。换言之,小米过去的一个季度,售价更高的手机卖得更好了。

数据显示,小米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已经达到25%,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4000元及以上价位段市占率达到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今年2月底推出的高端旗舰小米15 Ultra,在中国大陆与上一代相比,首销月销量同比增长超90%。

同样受益于国补以及小米IoT生态模式的成熟,小米的大家电业务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过去的一季度,小米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超65%;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提升超65%;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长超100%;其中,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小米的产品已经不再是按照单品来去买,而是按照成套的产品去买,按照生态的角度去买,这是小米和其他的品牌不一样的地方。”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称,小米手机重回中国销量第一后,会站得非常稳。小米这一轮的增长,只是(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开始。

“SU7发布这么久,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

手机和家电业务之外,小米的汽车业务可以说已经来到盈利的边缘。

小米SU7刚发布时,市场一度质疑小米汽车是在“赔本转吆喝”、“扰乱市场秩序”。彼时,小米的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单个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净亏损达到18亿元,如果27307辆的季度汽车交付量来算,大概每辆车亏损超过6万元。

当时,雷军解释称,小米汽车作为一家新造车企业,处于高投入阶段,前期研发投入大,需要通过销量来摊薄成本。

一年之后,小米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185.8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181亿元,环比增长10.7%;同期,经营亏损为5亿元,环比收窄大约28.57%。

毛利率方面,小米汽车一季度毛利率为23.2%,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作为对比,比亚迪同期的毛利率为20.07%。这意味着,随着销量持续走高,小米汽车的赚钱能力正在大幅改善,实现盈利几乎是迟早的事情。

“小米SU7发布这么久,目前一个能打的竞品都没有。产品力强才没有对手,没有对手就能够保证利润率。”卢伟冰称,小米SU7上市以来,累计交付了25.8万辆。4月份,SU7单月已经突破了2.8万辆交付,这个数字是20万元以上所有车型的销量第一名。

同时,卢伟冰还透露,小米YU7正式亮相后,留资用户(留下联系信息的潜在用户)是SU7技术发布会同期的3倍,并且第一次留资的用户超过了60%。“YU7比SU7有更大的受众面,对YU7非常有信心。”

卢伟冰表示,目前完全不担心小米YU7会影响小米SU7的销量,SU7目前也没有降价的计划,因为小米汽车目前的销量主要还是受制于产能严重不足。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2025年的年度交付目标为35万辆。

目前,小米汽车一期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5万辆,额定月产能1.25万辆。通过双班生产模式(2024年6月起)和产线优化,月产能提升至约2.8万辆,年产能接近24万辆(产线利用率达200%)。

此外,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计划2025年6月中旬竣工,7-8月投产。新增年产能15万辆,与一期合计额定年产能达30万辆,满负荷运转后年产能可突破45-50万辆。(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qgzj.cn/3010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