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下一个十年,不得不战,不得不赢。
采写/江城、天南
编辑/天南
电商618前夕,即时零售“热战”不断,《财经故事荟》从优惠力度、配送时效、价格优势等方面,对美团闪购、京东秒送、淘宝闪购的非餐类即时零售业务进行了对比。
一、京东淘宝优惠大,美团配送体验稳
经过实测,《财经故事荟》整体的感受是,淘宝和京东优惠力度更大,美团闪购配送体验更稳定。
以5月17日郑州市中原区某小区为例,《财经故事荟》发现,淘宝闪购除了“满15减13“的外卖红包,还有“满29减5、满59减5”的店铺红包;美团闪购当天有“满25减5“的神券,京东秒送次之则有”满99减20“的大牌券和”满3减2“的百补券。
(左为京东秒送、中为淘宝闪购、右为美团闪购)
再以郑州本地的综合商超“丹尼斯”为例,《财经故事荟》在5月17日选择同一门店后发现,除不同的品类券外,京东秒送有“满79减10、满99减12”的优惠券,但美团闪购只有“满2减1”的配送券。
(左为京东秒送,右为美团闪购)
再以郑州本地的折扣牛超市为例,同天同一门店,淘宝闪购有全店“满15减13”的外卖券和“满139减40、满99减30”的品牌联盟红包,美团闪购只有“满2减1”的券。
(左为京东秒送,右为淘宝闪购)
不过,这种优惠并不是绝对的。《财经故事荟》在三个平台的同一定位选择了同一家京东便利店,满起送价的同类商品,美团闪购最终付款价为47.8元、淘宝闪购为47元、京东秒送综合费用为52.66元,主要原因是京东秒送还需要收取6元配送费。
(左为美团闪购、中为京东秒送、右为淘宝闪购)
还有一个细节是,当《财经故事荟》在郑州同一家店下单一款啤酒时,美团闪购和淘宝闪购可以选择“冰镇”或“常温”,但京东秒送上暂时还不能选。
综合而言,淘宝闪购、京东秒送作为后发者,对消费者的优惠力度更大;美团闪购作为“老选手”,在配送体验上的稳定性更高。
到了5月22日,《财经故事荟》再度测试北京市场。以一款畅销的小米耳机为例,京东和美团无论是价格上还是配送速度上,几乎一致——此款商品美团的最低价比京东便宜1块钱,但配送速度比京东慢了几分钟;此外,在商家的选择上,京东比美团更丰富,这可能源于京东在3C品类的积累更为深厚。
不过,从多快好省的全维度来看,即时零售只在“快”上遥遥领先,无论是产品的丰富度、还是价格的优惠度,目前都逊色于传统电商。因此我们判断,未来即时零售和传统电商还是共存互补为主。
二、全面战役:补贴、骑手、供给
从三家平台入局的节奏来看,即时零售正在积蓄强大的势能,京东、淘宝、美团必须“贴身肉搏”,这也是一场关乎未来电商新模式定义权的全面战役,足够多的供给、足够快的时效、足够好的性价比,必须面面俱到,才能在供需两方实现正向循环增长的网络效应。
无论百亿补贴还是千亿补贴,这场即时零售战争目前最简单直接的打法,就是“撒币”抢用户、推动用户“迁徙”,培养用户对新平台形成消费习惯。
5月13日,京东外卖在没有提前告知的情况下,突然给部分城市的CoCo、蜜雪冰城等餐饮品牌推出“单杯1.9元”的饮品,导致很多门店迅速爆单,比如郑州一家CoCo奶茶店在1分钟内便涌入100单。
值得注意的是,5月13日正是京东今年618大促开启当天;两天后,京东官宣每月18日为“超级外卖日”,当天会随机“放送”1.68元的大牌咖啡、茶饮。
茶饮咖啡争夺战异常激烈,淘宝闪购在5月2日抢先全量上线当天就提供了“满15减9、满9减8”的红包,甚至针对某品牌奶茶推出“满12减12”的优惠券。
不难理解,京东秒送、淘宝闪购作为新入局不久的选手,优惠力度肯定要强于更成熟的美团闪购,尤其是通过高频的餐饮消费,带动更广泛的非餐类即时零售订单增长。
淘宝和京东,都没有把闪购视为“全新的战役”,“协同作战”是关键词。
眼下,京东秒送频道里的京东自营板块,已经覆盖了生鲜、酒饮、美妆、健康、服饰、3C、家电等全品类。一是配送速度有保障,“最快9分钟到达”,二是自营模式下,商品的质量和售后也更有保障。
而截至今年4月底,开通淘宝闪购服务的门店超过300万。
不过,近场的闪购与远场的电商,总归有所不同,因此,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的专供体系上也在正面交锋,典型如闪电仓的建设。
美团2020年推出的闪电仓,是服务纯线上用户的便利店前置仓模式,由第三方商家负责选址、租仓、采购、日常运营及人员管理,而美团提供线上流量扶持、选品建议等,依托于外卖网络,能够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内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根据规划,美团计划2027年将闪电仓从目前的3万个扩展至10万个。
京东也已下场,正式推出仓店升级版“京分达”,其模式类似于美团闪电仓,由京东全职骑手专送,新商家入驻还有“1公里内独家经营”的区域保护政策,今年3月开始已经在郑州等地进行招商。
(京分达招商会)
目前京分达的仓店已经落地深圳、河南信阳等城市,并且已经进一步深入县域市场,如河南焦作下辖县级市温县也有门店落地。
(深圳某京分达仓店)
《财经故事荟》实测后发现,京东闪电仓“京分达”在综合服务体验上不亚于美团闪购的自营闪电仓“松鼠便利”(供应链对接闪电仓自营供销平台)。
以深圳为例,《财经故事荟》以“深圳万象城”为定位,在京东秒送上的“京分达-罗湖桂红路店”显示预计配送时长31分钟,当天还有“满59减5”的全店券;而美团闪购的“松鼠便利超市桂园店”显示预计配送时长37分钟(闪电送25分钟达),当天有“满49减10”的神券。
(左为美团闪购、右为京东秒送)
在《财经故事荟》选购了相同的商品后发现,松鼠便利的最终成交价为30.2元、京分达则为27.54元,相比之下,京东更为优惠。
(左为美团闪购、右为京东秒送)
在配送服务方面,虽然目前京东还主要依靠众包骑手来配送自家订单,不过今年4月京东曾宣布,未来三个月将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持续扩容运力。
未来,整个即时零售战争必将走向效率、供给与规模效应的全面竞争,而淘宝、京东和美团的对抗也将更加激烈。
从目前来看,京东和淘宝的阶段性战果还算可观。在单量上,淘宝闪购5月6日宣布上线六天后日单量突破1000万;许冉则表示京东外卖日单量很快将超过2000万单。不过,前述两家都没有详细公布非餐品类的单量。可以作为对比的是,美团闪购的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三路玩家在外卖餐饮赛道打得火热,也是为了背后更大的“即时零售送万物”的战场去“拼杀”。
三、万亿闪购与电商,既协同也竞争
吸引三家蜂拥入场的即时零售,是“万亿战争”。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翻三倍,即将突破2万亿。
蒋凡对即时零售也期待很高,他判断,现在中国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在5-6亿人,未来可以增长到10亿人。
万亿闪购与传统电商而言,既带来新增量,同时也切分存量。
闪购的小额、高频属性,天然自带高用户粘性,订单量的增速上是很可观。华西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美团闪购不仅占据即时零售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市占率稳居第一,更是继续以同比23%的速度增长。
另据虎嗅报道,在即时零售市场份额上,目前美团和京东占据了超过85%的份额,二者各自的份额均超过了40%,但对于谁是市场第一,京东和美团闪购说法不一。
具体到3C电子品类,据雷峰网报道,美团闪购2024年3C家电的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成,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达到京东全站的4成;而美团非餐即时零售在北京(美团闪购、小象超市)日均单量突破100万单。
今年开始,美团动作加快,计划打造家电3C品类的垂直闪电仓,为此匹配已经试点许久的四轮同城运力,以及更完善的线下服务。
5月9日,美团闪购官宣推出服务保障计划“安心闪购”,其中就包括联合格力、美的、奥克斯、TCL推出空调半日送装服务;同时上线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官方认证店,直攻淘宝的核心品类。
从整体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变化来看,美团闪购试图从满足“热天买水、雨天买伞”的紧急需求和有限品类,向着更广泛的日常化场景和全品类商品去拓展。
不过,我们判断,服饰、美妆、家电、手机等终归还是以计划性购物为主,应急性购物为辅,因此,从结构占比来说,未来可能还是以传统电商占大头。
而且,闪购目前还集中在客单价较低的品类,有第三方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全品类的整体客单均价约为80元左右。其中,主要承接线上订单的闪电仓,客单价仅为30元。
因此,即时零售和远场电商,既有一定的竞争替代关系,但更多还是互补属性。把即时零售与电商主业态高度协同,也是阿里和京东的共识。
在京东财报会议上,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态说,“我们认为京东外卖业务是深植于我们整体业务生态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业务。我们相信,即时零售(包括外卖)将与我们现有的业务在用户、供应链和履约方面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许冉断言,“未来对于我们的即时零售、核心的电商零售甚至物流业务,都有巨大的协同价值,在用户的流量、购物频次、跨品类购物等方面都可以带来增量的贡献,同时配送运力、技术数据等方面也可以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在阿里巴巴2025财年Q4及全年财报业绩会上,蒋凡表态说,关注重点还是“如何快速转化更多的用户变成‘即时零售’的用户”,同时在淘宝端内建立更强的即时零售用户心智。
实际上,即时零售的业务发展一定程度上和电商供应链也息息相关。比如美团闪电仓加盟商的进货渠道相当复杂,拼多多、1688、抖音等都是商家选择的主力进货渠道;一位温州的美团闪电仓商家表示,自己店内近四分之一的商品都来自拼多多。
上述商家表示,虽然目前进货渠道杂乱,但随着自家闪电仓单量逐渐稳定到每月4000-5000单,在一个地区拥有五到六家闪电仓后,他可以向上游供应商议价,取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为管控进货渠道,美团在2022年5月悄然推出闪电仓采购平台,早期商家主要来自于阿里零售通、京东掌柜宝等成熟的B2B采购平台。
随着闪电仓规模进一步扩大,很多供应商也愿意为闪电仓采购平台提供定制类、专供类商品;比如深圳一家生产手机配件的品牌“赛思诺”,目前和美团合作推出了闪电仓专供版的Type-C 6A数据线,售价仅2.5元,低于拼多多、抖音电商上部分品牌的价格。
除了美团闪电仓自身规模增长的原因之外,即时零售市场的强大势能也驱动着供应商选择“多点开花”,毕竟多一个平台多一份收入来源,供应商必然是“用脚投票”。
实体零售也在转变,相比于新零售时代,更多零售商家放下了数字化要“完全自营”的执念,为了在线下消费疲弱的情况下“夺回”客流和单量,实体商家也更愿意积极拥抱即时零售平台。
供需的转变形成一股集体力量,驱动整个即时零售市场走向万亿规模,自然也驱动更多即时零售玩家加入战局。
在启动外卖业务前,刘强东曾邀请美团CEO王兴、滴滴CEO程维共进晚餐,“我很简单直接:你做了这么多年的零售我从没有说过一句难听话,因为零售不是我的,不是京东的,任何人都可以做。我没有资格抱怨,做外卖也一样。”
“任何人”都可以做,这也意味着即时零售会成长为一个超级市场,这场全面战役才刚刚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