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莹
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举办焕新发布会,即日起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以下简称“虎鲸文娱”),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虎鲸文娱将继续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文化娱乐集团,以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引擎,为用户创造快乐。
也就是说,阿里大文娱名字变了,但仍是阿里巴巴旗下文化娱乐集团,业务战略也不移。
在今年“510亲友日”上,阿里巴巴集团呼吁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并在西溪园区复刻“湖畔小屋”。 虎鲸文娱指出,此次品牌焕新与上述呼吁一脉相承。
就在几天前,阿里巴巴发布财报,阿里大文娱集团在亏损多年后迎来了季度盈利,主要是由于优酷的经营业绩改善所致。虎鲸文娱全员信指出,“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AI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坚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级。”
全员信称,“未来,我们会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体验,为产业伙伴提供全链路服务。”
阿里大文娱季度盈利后宣布更名
全员信称,此次品牌焕新,与阿里巴巴秉持的“回归初心,重新创业”一脉相承,也是公司根据自身战略做出的关键决定。
“两年前,我们提出三年战略,聚焦头部内容与技术创新,追求长期价值。今天,我们在头部内容制作、影视工业新基建、优秀人才储备与产品升级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这些点滴成绩也体现在了集团最新财报里,大文娱已经实现季度盈利。”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营收为2364.5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98.47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244.18亿元增长22%。
按分部看,除菜鸟集团收入同比下滑12%外,其余分部收入均同比增长。
其中,贡献超四成营收的淘天集团同比增长9%,实现1013.69亿元的营业收入。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营收增速最高,达到22%。
相较之下,阿里大文娱在阿里巴巴内部营收占比不高。一季度,大文娱集团收入为55.54亿元,占阿里巴巴总收入的2.35%。
同比来看,大文娱集团的收入增长12%,主要受阿里影业的电影及娱乐业务的收入增长所带动。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大文娱经调整EBITA为盈利0.36亿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8.84亿元,主要是由于优酷的经营业绩改善所致。
据了解,阿里大文娱筹建于2016年6月,2023年3月被列为阿里巴巴六大业务集团之一。
“AI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坚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级。”全员信称,未来虎鲸文娱将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体验,为产业伙伴提供全链路服务。
优酷首席运营官、阿里鱼总裁吴倩强调,更名之后的虎鲸文娱集团依然是阿里巴巴旗下以内容和科技双轮驱动的文化娱乐集团。“虎鲸文娱集团这个崭新的名称就是需要我们以归零的心态和创业者的姿态从此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虽然名字变了,但是我们的业务战略不移,我们的初心和我们的愿景不改。”
阿里影业拟更名大麦娱乐,“影业无法涵盖全部业务场景”
和阿里大文娱同步宣布更名的还有“阿里影业”——将品牌升级为大麦娱乐。
在发布会后的群访中,相关负责人提到阿里影业更名的原因,“从公司业务构成角度,随着过去几年公司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充,‘影业’已经不能涵盖公司全部的业务场景,我们除了电影,还有演出、商业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多个业务版块,更名将更符合公司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此外,“娱乐和AI”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两大战略关键词,阿里影业也希望“娱乐”能够在公司新的名称中有所体现。同时,“大麦”在现实娱乐消费群体中,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据阿里影业财报,阿里影业2025年财年(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营业收入为67.02亿元,同比增长33%;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3.64亿元,同比增长28%。
阿里影业包括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大麦、IP衍生业务、剧集制作等四项分部。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分部的收入为27.12亿元,同比减少10%;扣除销售及服务成本、已分配至相关分部的销售及市场费后,分部业绩约0.73亿元,同比减少91%。
阿里影业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麦及IP衍生业务。
其中,大麦分部的收入为20.57亿元,同比大增236%;大麦分部的业绩约12.30亿元,同比大增339%。财报称,此大幅增长是因为过往期间数据未包含大麦完整的经营业绩。
IP衍生业务分部的收入约14.33亿元,同比增长73%;业绩约3.80亿元,同比增长75%。
发布会现场,新大麦客户端正式亮相。该客户端也更加强调AI功能:全新采用AI驱动,支持多意图识别、毫秒级响应,让用户信息检索更快、更准;AI智能推荐官基于AI大模型识别用户偏好,精准为用户推荐想看内容,同时支持AI咨询。
大麦娱乐总裁李捷在现场提出“现实娱乐”的概念。他表示,“我们致力于创造更无与伦比的现场体验、互动体验、沉浸体验,这将区别于数字化、碎片化、虚拟化的数字娱乐方式,我们称之为‘现实娱乐’。”